丁丁体育网

奥运会赛事组织经验,奥运会赛事组织经验总结

  1. 如何看邓亚萍19岁获奥运女单金牌却建议国乒重用老将大赛经验?

如何看邓亚萍19岁获奥运女单金牌却建议国乒重用老将大赛经验?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

仔细想想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参加世界大赛,尤其是奥运会这种级别的,到底该用小将还是用老将?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个问题,第六人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奥运会赛事组织经验,奥运会赛事组织经验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个是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没错,21岁的王皓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男单决赛对阵柳承敏,结果王皓爆冷输了,两人此前交手多次,王皓保持全胜。但是决赛上柳承敏状态神勇,各种搏杀套路直接把王皓打懵圈,最终王皓还是没有顶住对手的冲击。

王柳的对抗结果说明一个道理:国乒小将冲劲十足,但是如果缺乏大赛经验,很容易被对手冲击的乱了方寸。参加奥运会这种级别的比赛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心理稳定,一个都不能少啊。

第二个是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当时女乒主教练自以为是的大胆启用丁宁刘诗雯两位小将,结果大家都知道,刘诗雯输了2场,丁宁输了1场,失利为这两位小将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尤其对刘诗雯的影响最大,这一点施之皓曾经公开说过,他觉得他很对不起刘诗雯。

奥运会赛事组织经验,奥运会赛事组织经验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这是国乒教练在大胆启用年轻小将上的一个失败案例。当时丁宁和刘诗雯,一个20岁,一个19岁!要知道,两位新人首次参加世锦赛这样的大赛,对于比赛的阅读能力还没那么强,遇到对手的疯狂冲击显得办法不多。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参加世界大赛,经验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让没有经验的小将去打,评估不好风险比较高,关键是还会有后遗症,不利于小将今后的成长。

第三个例子就是邓亚萍本人,她16岁就跟队友拿过世乒赛女双冠军,1992年,也就是邓亚萍19岁那年,她在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女单和女双冠军,成为双冠王。应该说邓亚萍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完成的梦想。乒坛独一无二般的存在,这个也算是一个特殊案例。不过邓亚萍在参加奥运会之前,已经经历了很多次世界大赛的洗礼,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经验却非常丰富。

奥运会赛事组织经验,奥运会赛事组织经验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邓亚萍的案例告诉我们,小将未必就没有经验,有大赛经验的小将同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再回到问题本身,邓亚萍为何建议国乒重要老将的大赛经验呢?其实这也是经历了太多故事阅历后的一种自我认知。

说白了,我们国乒主力在进步,对手们也不是吃素的,而且水平差距越来越小,再往深里说,现在的技术能力已经越来越接近,只不过我们的更加细腻、全面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比赛走势更多的是大赛的经验和心理层面等因素。

心理素质的构建跟比赛的经验又是息息相关的,说白了,那些见惯了大场面的运动员更懂得利用自身经验来调节自己,更容易在比赛中抓住对的漏洞,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邓亚萍老师的建议还是很有道理的。

第六人认为,在用小将和老将的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小将如果参加过很多次的世界大赛,那完全可以大胆使用。

比如国乒主力樊振东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少年老成,2017年樊振东刚刚20岁,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世乒赛男单决赛中,跟马龙大战7个回合,决胜局10-12惜败。再者,樊振东已经获得过2次世界杯单打冠军,他的大赛经验一点不少,甚至比一些老将还要多,关键是樊振东的技术还非常先进,心理也越来越稳定,所以樊振东具备这样的实力和能力。

前不久的伊藤美诚对阵倪夏莲那场球,结果伊藤美诚完胜老前辈,倪夏莲此前已经有过4次奥运会比赛经验了,这说明一个道理:经验有时候是靠不住的,必须要有技术做保证,你用30年前的老技术打现在的新技术,太难了。

再者国乒的一些老将其实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经验非常多,但是技术已经落伍了,所以跟年轻小将过招就会感到很费劲,输多赢少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技改不能取得突破,那上奥运会的风险同样很大。

综上,其实不难看出,老将在经验方面确实有些优势,小将技术的先进性和十足的冲劲同样不可忽视。大家只听到了邓亚萍说的要重视老将的经验,但是没有听到她还这样说过:国乒教练组在奥运人才选拔上,慎之又慎,要求非常苛刻,可以说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公布,而选出的人才有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最强,一个是最稳,其实最稳比最强还重要,如果奥运会出现状态的起伏,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我的看法是奥运会就两个名额,可以考虑用一位经验丰富且技术尚可的老将,带着冲劲十足且心理素质稳定的小将去征战赛场,其实这也是国乒的优良传统,以老带新,又稳有狠,对梯队建设大有裨益。

以上是我的回答,期待你的点赞和关注。

邓亚萍是乒坛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例,几乎出道即巅峰。直到她退役前,“乒坛女皇”靠一己之力统治了两个奥运周期,像她这样具有统治力的女选手,今后也很难再出现。

19岁拿到奥运冠军,初露锋芒靠得就是年轻人一股杀气。

邓亚萍打球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犀利的正反手进攻,场上不怒自威的一股杀气。后来,她在接受***访时都说:“很少有对手敢直接看我的眼睛,她看到我的眼睛她就输了。”首先在气势上,从小因身材矮小不被人看好的邓亚萍,骨子里非常要强,始终憋着一口气。这口气是杀气、骨气,更是志气,不惧任何对手。其次在技术上,邓亚萍两面异质胶皮打法给对手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反手长胶能磕、拱、弹、挤,正手反胶凶狠的大力扣杀一般女子选手难以抵挡。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在21分赛制下,我几乎可以每局都领先对手5、6分。”这就是实力的差距,1992年刚刚初登奥运舞台的邓亚萍,就可以压着对方打。1996年邓亚萍在奥运出发前,前连吃败仗,输掉5场内战,但在四年后的奥运会她又再次登顶,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上蝉联女单冠军的选手。邓亚萍的奇迹很难***,她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也付出超出常人的训练和努力。

日本队大胆***用“断代***”,伊藤美诚等新秀迅速崛起。

与当年国乒使用19岁的邓亚萍一样,日本乒协也推行了“断代***”。这个***实际上就是淘汰一些没有前途,不可能再有冲击更高成绩的选手,而是大胆起用伊藤美诚、平野美宇等一批年轻小将。2015世锦赛年仅15岁的伊藤美诚对阵李晓霞,开局上来伊藤美诚就连赢2局,让一直见惯了大场面的李晓霞都惊出一身冷汗。此后,孔令辉也称叹伊藤道:“这个小孩的反手弹击很有特点,李晓霞作为中国女乒的第一反手,她能够弹穿李晓霞的反手防线,还是具备一定的实力。

15岁的伊藤美诚、平野美宇,包括年龄更小13岁的张本智和都很早就参加成人组的国际比赛。正是这几年的摔打、磨炼,甚至是输球,让伊藤美诚积累了很多的实战经验,让平野美宇也增加与中国选手对抗的信心。2016年平野美宇在丁宁、刘诗雯退赛的情况下,更是拿到世界杯的单打冠军。大胆起用新人,提早磨炼新人,日本已经收到成效。

国乒唯大赛经验论并不明智,实战检验的还是技术实力。

目前,国乒新一代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等人成长迅速。通过近两年的公开赛锻炼,作为新生代佼佼者孙颖莎在内战、外战上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相比之下老将丁宁的实力下滑严重,换大球之后几乎鲜有胜绩。德国公开赛虽然也以4:1战胜了伊藤美诚,但整个2019赛季状态低迷,只因这一场胜利就获得奥运资格,显然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

要使国乒在东京奥运会上全部***用孙颖莎等新生代来参赛的话,国乒教练组断然不敢冒这个风险。全面考虑的话,还是老中青三结合。2019年,刘诗雯拿到世锦赛、世界杯两个女单冠军,陈梦总决赛实现三连冠,而小将孙颖莎则是全锦赛、亚锦赛登顶,在世界杯团体赛中以一号单打挑落伊藤美诚。按照近一年表现和成绩,刘诗雯、陈梦、孙颖莎应该是中国女乒东京奥运的最强三人组合。

大家觉得丁宁的大赛经验,与孙颖莎的技术实力相比,哪一个更应该进入东京奥运阵容呢?欢迎各位留言、评论,感谢关注!我是骑马寺的少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dguoji.com/post/8420.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