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在古代,“教”是“训”的意思,“育”则是针对教育而言的,“教育”是从“教学”演化而来的,从学生的身心健康着眼,注重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强调活动、兴趣和熏陶,追求愉快教学,课堂教学应成为点燃学生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第一朵花。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都是死啃教材内容,这是不行的,面对现代教学改革及教学的最新要求,要改变这种观念。只要平时你细心注意结合教材,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适时引导,避免空洞的说教,把课堂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设法触动儿童的心灵,你会发现德育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表现、去总结良好的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愉快,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德育工作的好坏,不但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活力所在,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养成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心理品质的角度讲,健全的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先决条件,著名教育家诺尔特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里,他将学会暴力;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耻里,他将学会罪恶;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里,他将学会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感里,他将学到信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肯定中,他将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接纳和友谊中,他将会喜爱这个世界。”
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
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一、培养道德认知,确立道德信念
1.文明熏陶,掌握道德概念。文明熏陶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进而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的能力。
2.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文明和礼貌教育:注重仪容仪表,规范服装,严禁化妆,不得将手机电子产品带入校园;提倡讲普通话,不骂人,不说脏字。礼貌方面,结合感恩教育提倡学生向师长问好,使用文明用语,养成良好的与人沟通的心态和习惯。二是要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教育学生尊重别人的劳动,不随手乱扔垃圾,保持教室环境卫生,注意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保持公共卫生的习惯。
二、把道德培养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德育因素不仅存在于日常行为表现,也渗透于各种教学活动中。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把这些因素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特别是教授品德课和语文课的教师,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还应以认真的工作态度、文明的言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去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学校政教处、大队部要通过队会、主题***、入队仪式、周会课进行先进人物的事迹宣传,激励学生积极上进。针对小学生好奇、贪玩的特点,利用板报、学习园地、文艺汇演、歌咏比赛、观看爱国主义***片、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参加各种先进表彰活动等进行思想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让学生多参与道德实践活动
道德面对的不是课本,而是活生生的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要走出校门,走出封闭的课堂,同时要求学生以自己的具体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校内教育可以模拟社会情景,使学生扮演“社会角色”,也可以让学生参加社会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如照顾孤寡老人,看望慰问生病的同学,回家做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会,一定能胜过数十遍的道德说教,而且还缩短了教育内容与儿童需要之间的时空距离,让他们从中获得真正的道德认识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