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跳一跳”植入耐克广告,能解决微信商业化变现的问题吗?
耐克最近在推新一代的旗舰跑鞋 Nike EPIC REACT FLYKNIT。不仅仅是微信渠道,在微博等常见的媒体上都投放了大笔的广告,而跳一跳只是其中之一(说个题外话,这款鞋的广告中科比、字母哥、卡瓦尼、姆巴佩、O贝克汉姆、比尔-奈伊、凯文-哈特纷纷出镜)。
在各种宣传文案中,Nike EPIC REACT FLYKNIT 主打的就是跑起来像「弹簧」一样,(而弹簧不就是「跳一跳」吗?)因为最好的跑鞋要应该同时兼具柔软、回弹、耐久和轻盈,但这常被认为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像 Asics 的顶级跑鞋 KAYANO 和 NIMBUS 系列的缓冲性能非常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重了不太适合在马拉松这种长距离的比赛中创造出个人最好成绩。而以往最好的马拉松竞速跑鞋却需要牺牲缓冲性能,对运动员的膝盖和其它身体部位造成损害。
而耐克最终制造出突破性泡棉技术 NIKE REACT 有调和这两种矛盾的可能性。有效平衡柔软回弹其比上一代跑鞋产品 NIKE LUNAREPIC LOW FLYKNIT 2 还软 11%。据众多是穿着穿过后说该鞋跑起来「感觉能上天」,感觉就是「穿上了一天永动机」。
所以这双鞋实在是太适合「跳一跳」这个游戏场景了,让用户有一种深刻的印象,「这双鞋很软很适合跳跃」。
当然我的观点是,耐克和跳一跳的联合营销独一无二,别的产品和团队很难***第二次的成功。除非有另外一种天才的创意。另外耐克给的钱也不是一班团队能给的(据小道消息,此次广告费的实际金额不比传说的少)
说一下这个问题的标题,微信自己从来不存在「微信商业化变现」的问题,而是如何商业化变现的问题。也就是说,微信现在就是腾讯掌握的一座「黄金巨矿」,丝毫不存在赚不了钱的情况,而是如何挖掘金矿。微信需要考虑的是寄生于微信商业生态的开发者如何解决商业化问题。
「跳一跳」是微信为了推广小程序的一个超级杀手锏,要不是因为小程序在推广上「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也不至于放出大杀器。「跳一跳」的成功带有某种「现象性」,而「现象性」的产品往往会形成一个尴尬的局面,也就是只能火一次,同类的产品用同一种方式基本没有可能***出再一次的「现象级」,所以「跳一跳」的成功基本无法***,即便是腾讯自己也无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管是「小程序」本身还是某种功能的小程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出现这样的现象级产品了。
实际上「跳一跳」本身也无法回到自己的巅峰了,这也是「现象级」产品的另一个特点,尤其是现象级小游戏的一个问题,就是「来得快去的也快」。虽然微信指数并不能代表「跳一跳」目前发展的状态,但是也从某些方面来证明「跳一跳」的热度在在下降(还很厉害)。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跳一跳」这个骆驼活得还很好,在绑定上了「张小龙」这个标签,「跳一跳」的热度要比别的现象级小游戏更改会更持久一些。
小道消息称,基座上植入的耐克广告2000万元,不过微信回应,”跳一跳”基座广告暂时没有对外开放,本次只是一个测试而已。
即使一个基座广告200万元,面对着9.8亿日活跃用户,变现也是分分钟的事!只不过管理层一句话而已。
利用如此巨大的流量,变现是分分钟的事。这种表现方式,是互联网企业最传统的方式。用流量来换取广告费。
如果把”跳一跳”基座全变成广告,那么腾讯瞬间就会有巨额的广告收入。但是由于微信作为一种社交软件,植入太多广告,就会影响客户体验,无异于把客户逼走。
这个行为,就像是我们一直很讨厌朋友圈广告一样。当大家都在朋友圈做广告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在看了,因为我是来交友的,不是来看广告的。
微信商业化表现问题,其实就是如何解决植入广告和消费者体验的矛盾的问题。
所以张小龙在先前也曾说过,微信是一个工具,不应该有太多商业因素影响客户,不会过多的做活动来感动客户。
最终,我认为微信不会在”跳一跳”大量植入广告,而是会少量植入,寻求一个利润和消费者体验的平衡点。
2018年微信小游戏已经蓄势待发了。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盛行起来的小游戏
不可否认,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现在都市人的时间进一步的碎片化。这就是为什么“抖音”“火山”的短视频app这两年会如此盛行。同理,碎片化时间里的小游戏。也越来越盛行。
据微信官方给出的数据,整个春节里小游戏同事在线用户高达2800万/小时。人们沉迷在“欢乐***”的小游戏里的时间远远大于吃鸡游戏。
微信小游戏凭借着微信端独有的超大流量,将拥有非常庞大的流量***。
腾讯与苹果的恩怨
很显然微信在自己的APP里接入小程序端口是苹果不愿意看到的。苹果希望的是有一万家小公司都来入接入自己的App Store。而不是让他们接入微信,再由微信接入App Store。
事实上去年一整年,苹果和微信都在为用户对微信公众号的打赏是否属于内购而争吵。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微信和苹果才就此事达成了和解。并在今年一月份,微信宣称将恢复微信内的打赏功能。
微信和苹果看似缓和实着紧张的关系,决定了腾讯万万不能再此时开放小程序的内购。如此明显的内购举动会让苹果顺理成章的对微信内所有项目收30%的苹果税。这显然是划不来的买卖。
既然不能像普通游戏和APP那样靠内购来变现,那么剩下的一招只有买广告了。在游戏中植入广告。靠广告变现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绕开苹果税变现的形式。
微信里巨大的流量也是每个广告商都垂涎已久的。我相信和耐克的合作仅仅是开始而已。
目前微信广告尚未对外开放,但是我觉得其实微信并没有必要急于开放广告。仅仅是和耐克这样的大型品牌是谈私下合作的事情,就已经够微信赚个盆满钵满了。
事实上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为流量发愁,为用户粘性发愁。唯独腾讯是不愁的,微信注册账号11亿左右,活跃9.8亿,如此高的用户数量和用户粘性。在当下的商业模式中,想变现是分分钟的事情。
谢邀!
首先问题问的有点问题,微信的商业化变现从来就不缺方式和途径!
但此次跳一跳植入耐克广告,意味着离张小龙的愿景最接近的一步了,那就是不伤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再谈变现与广告!
事实上,微信几乎是相当克制的,从第一版到最近的这一版,虽然功能增加的更多,占据核心的即时通讯始终未被污染,也从未被越来越庞大的身躯所拖累!
要知道,总用户量在2017年9月份就已经达到9.63亿的微信,可谓是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好的商业变现的地方,按照周鸿祎以及主流产品逻辑,掌握着绝对的用户量意味着有各种各样的变现方式!
我们以微博为例,截止到2017年底,微博的活跃用户量为3.92亿,而2017年微博的营收为77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广告收入占据了绝大多数,为66.82亿人民币,净利润也达到了惊人的27亿元人民币!
而微博绝大多数的收入来源于广告业务,比如微博的开屏广告,引导页广告,微博内容中的大量广告,以及经常会被弹出的插屏广告,而这些广告为微博带来了巨额的金钱,但微博的用户体验却是非常令人诟病的!
那么坐拥三倍微博用户量的微信,粘度更是远远超过微博,如果像微博这样做,那么营收远远大于微博,甚至会达到今日头条的广告营收!
但微信并没有这样做,唯一的尝试也是在朋友圈内偶尔的放出广告,从来没有粗鲁的举动,张小龙和他的微信,绝对是腾讯的一股清流!
而此次的跳一跳与耐克广告的形式,其实是为微信找到了既不伤害用户体验,也不破坏微信完整度,同时让用户乐意看到这个广告的绝妙办法,无疑很成功!
但愿,微信的开机界面,永远是那个孤独的小人!